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規劃方案(2022-2024年)
發布日期:2022-03-01 來源: 瀏覽次數:1763
為進一步推動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教育部關于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社會[2019]590號)和《合肥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2020年工作要點》等文件精神,制定并發布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規劃方案。
1、產教融合建設基礎
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A股代碼:603656),是基于AI視覺識別的成套智能化裝備和服務提供商,應用領域包括:AI農副食品分選、AI礦石分選、智能包裝、智能裝車。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省重點軟件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公司專業研發人員占比超20%,其中博士、碩士達70余人。先后建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市技術創新中心;承擔國家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項目、安徽省技術轉移計劃、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200余項,參與制定多項國家、行業標準,并榮獲了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示范企業、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等稱號。2018年“TAIHO”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泰禾智能作為CCD智能色選機的開創者,不斷主導色選機市場的技術升級,并連續七屆在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覽會上榮獲金獎;基于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機器學習技術,在大米、雜糧、茶葉色選機問世暢銷后,陸續研發出塑料、工業鹽、煤炭等工業智能分選設備;拓展研發出智能包裝、智能裝車系統等智能裝備產品。憑借優良的品質和優質的服務,產品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泰禾智能人將恪守使命、滿懷豪情,堅守“客戶為先、品質卓越、創新引領、公平公正”的核心價值觀,用技術和實力凝聚力量,推動和引領智能制造產業升級,踐行“智能改變未來、讓工作更輕松、讓生活更美好”的使命!
2021年以來與多家院校進行深度合作,其中:2021年1月與安徽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2021年5月與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 2021年7月與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2021年9月與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 、2021年10月與安徽建筑大學機電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2021年12月與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建立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2、建設思路及目標
未來三年的時間里,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將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各種模式。將堅持“校企聯動、人才培養、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為高校學生定制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合作與交流,與高校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關系,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實現產學共贏的局面。
3、重點工作推進
加強打造校企雙師隊伍,多開展學徒制培養: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將提供多崗位供院校學生學習、實習、實踐,也定期派遣部分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到校方掛職鍛煉;同時每年接收一定數量的學生到企業來進行參觀、調研,并根據行業的需要變化等,及時與院校討論,開辟新的校企聯動、人才培養、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合作院校將在企業掛牌設立“校外實驗實訓基地”,校方借助繼續教育、職業資格培訓等教育教學資源優勢,配合企業要求,為企業員工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技能鑒定、崗前培訓等。
4、預期成果
(一)通過學徒制等形式的校企合作,為本司引進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增加高素質人才的儲備和輸出。
(二)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成果共創,使院校、企業獲得雙贏:一方面有利于企業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利于院校培養出更適合社會需要的學生。
(三)通過校企合作中的定向人才培養機制、項目合作、學術交流、校企互聘、同教同學等形式,實現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同步推進、緊密對接,進一步拓寬公司人才視野,提升企業技術研發團隊科研創新能力,為公司產業技術創新注入新動能,全面增強公司整體影響力與競爭力。
為進一步推動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教育部關于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社會[2019]590號)和《合肥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2020年工作要點》等文件精神,制定并發布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規劃方案。
1、產教融合建設基礎
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A股代碼:603656),是基于AI視覺識別的成套智能化裝備和服務提供商,應用領域包括:AI農副食品分選、AI礦石分選、智能包裝、智能裝車。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省重點軟件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公司專業研發人員占比超20%,其中博士、碩士達70余人。先后建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市技術創新中心;承擔國家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項目、安徽省技術轉移計劃、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200余項,參與制定多項國家、行業標準,并榮獲了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示范企業、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等稱號。2018年“TAIHO”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泰禾智能作為CCD智能色選機的開創者,不斷主導色選機市場的技術升級,并連續七屆在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覽會上榮獲金獎;基于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機器學習技術,在大米、雜糧、茶葉色選機問世暢銷后,陸續研發出塑料、工業鹽、煤炭等工業智能分選設備;拓展研發出智能包裝、智能裝車系統等智能裝備產品。憑借優良的品質和優質的服務,產品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泰禾智能人將恪守使命、滿懷豪情,堅守“客戶為先、品質卓越、創新引領、公平公正”的核心價值觀,用技術和實力凝聚力量,推動和引領智能制造產業升級,踐行“智能改變未來、讓工作更輕松、讓生活更美好”的使命!
2021年以來與多家院校進行深度合作,其中:2021年1月與安徽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2021年5月與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 2021年7月與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2021年9月與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 、2021年10月與安徽建筑大學機電學院建立實習就業基地、2021年12月與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建立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2、建設思路及目標
未來三年的時間里,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將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各種模式。將堅持“校企聯動、人才培養、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為高校學生定制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合作與交流,與高校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關系,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實現產學共贏的局面。
3、重點工作推進
加強打造校企雙師隊伍,多開展學徒制培養: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團將提供多崗位供院校學生學習、實習、實踐,也定期派遣部分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到校方掛職鍛煉;同時每年接收一定數量的學生到企業來進行參觀、調研,并根據行業的需要變化等,及時與院校討論,開辟新的校企聯動、人才培養、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合作院校將在企業掛牌設立“校外實驗實訓基地”,校方借助繼續教育、職業資格培訓等教育教學資源優勢,配合企業要求,為企業員工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技能鑒定、崗前培訓等。
4、預期成果
(一)通過學徒制等形式的校企合作,為本司引進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增加高素質人才的儲備和輸出。
(二)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成果共創,使院校、企業獲得雙贏:一方面有利于企業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利于院校培養出更適合社會需要的學生。
(三)通過校企合作中的定向人才培養機制、項目合作、學術交流、校企互聘、同教同學等形式,實現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同步推進、緊密對接,進一步拓寬公司人才視野,提升企業技術研發團隊科研創新能力,為公司產業技術創新注入新動能,全面增強公司整體影響力與競爭力。